首页 | > 企业文化 > 文化艺苑 |
春风拂过英雄碑
4月4日,清明时节的晨雾还未散尽,石阶上浮着一层薄雾,像被晨光蒸腾的往事。中铁二十一局海阳生态东港项目的职工们就这样踩着晨光拾级而上,怀中的白菊在料峭春风里轻轻颤动。
海阳市烈士陵园广场中央的汉白玉纪念碑巍然矗立,阳光在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的金色大字上流转,四千座墓碑在松柏深处静候春风。
台阶上的人流渐密,有白发老者扶着纪念碑底座寻找姓名,有小学生踮脚擦拭五角星浮雕。台阶两侧的苍松虬枝低垂,一队藏蓝制服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海阳义警们戴着雪白手套,托举花圈的臂膀绷成笔直的直线,警徽在晨光中折射出璀璨光芒。他们用最标准的警礼向长眠的英烈致意,那一刻,警服上的褶皱都仿佛凝固成肃穆的折痕。
1948年诞生的中国铁建的血脉里,流淌着与这些年轻警员同源的忠诚。忽然想起铁皮柜里泛黄的铁道兵志:1948年,同样年轻的战士们,也曾抬着钢轨攀过胶东丘陵更陡峭的山崖。
献上花束后,全体人员对着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的几个大字深深鞠躬,山雀的啁啾突然清晰可闻,默哀的六十秒里,四千座墓碑沉默的回响,正穿透七十年时光叩击当代建设者的胸膛。那些铺就和平之路的,何尝不是另一种筑路人?正如铁道兵从军装到工装,变的是经纬度与时代课题,不变的是“逢山凿路,遇水架桥”的钢铁誓言。
他们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铺路人,我们也传承着铁道兵精神,存着向烈士致敬,向未来出发的意志,做未来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铺路人。
绕行纪念碑时,山风送来孩童的耳语:“妈妈,这些叔叔睡在花里吗?”年轻母亲扶住男孩的臂膀,细细讲述那段历史,把血色岁月译成童话般的呢喃。山风掠过松涛,将断续的私语编织成完整的传承:湘江血战时的竹筏、上甘岭坑道里的苹果、老山前线染血的日记本……这些故事在四月春风里生根,终将在某个清晨绽放成漫山杜鹃。母亲的低语与掠过松枝的风声交织,让冰冷的石碑突然有了温度。我们放轻脚步,听见历史正以最温柔的方式流淌进新的生命。
献花台渐渐被素白与金黄覆盖,春风卷起几片花瓣,轻轻落在刻着五角星的青铜浮雕上,恍惚间仿佛看见无数双手正把滚烫的信仰传递给后来者。
下山的石阶被晒得暖烘烘的,陵园入口处新栽的映山红已吐出嫣红花苞。一只肉肉的白橘毛色小猫从冬青丛里滚出来,很亲人,今天这个日子,可能也是来献礼的吧。春风年复一年拂过英雄碑,把生锈的弹壳吹成桥墩的钢筋,把硝烟浸染的日记本翻作施工日志。当高铁穿云破雾时,当钢筋蜿蜒伸展时,当货船劈开浪脊时,定当有春风携着讯息,向每座丰碑捎去时代的回信。
这个清明,我们不仅献上了鲜花,更接过了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种,在钢筋水泥的工地,砥砺初心,躬耕不辍,讲述接续奋斗的故事。(作者单位:路桥公司)